審計檔案是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過程中形成的重要資料的整合,不僅能體現出一個審計項目從審前準備、項目實施到出具正式審計文書、審計整改的完整業務流程,也是衡量審計項目質量的重要依據。此外,審計人員在案卷整理歸檔的過程中,能對審計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及時進行查漏補缺,使審計文書有據可循、審計問題有跡可查,更好地防范審計風險。
近期,公司法務審計部將所有審計報告予以梳理、標簽、分類歸檔,尤其是對陜西血液病防治研究所附屬醫院、陜西省煎茶嶺鎳業有限公司鎳礦2000t/d選礦廠建設工程、高科二號地塊(一期)建安工程A標段等40個老舊項目共1298份分包合同按公司最新檔案管理辦法重新梳理、分類標識、整理并移交公司檔案室歸檔。
案卷整理工作是審計工作的必備的基本功之一,要想做好歸檔工作,應注意以下幾點:一要提高重視程度。審計人員應結合國家及上級單位關于檔案管理的相關政策、制度,嚴格按照公司《檔案管理辦法》的標準與要求開展工作,加強對檔案管理知識的學習,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審計人員檔案管理意識,為提高審計質效筑牢基礎。二要樹立精品意識。通過翻閱審計檔案,分析審計思路和方法,可以啟發、拓寬審計思維,提高工作效率,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在整理檔案時要嚴把質量關,按照結論類、證明類、立項類、備查類排列,將取證單及證據資料、審計工作底稿、審計報告、被審計單位反饋意見、會議紀要等各類審計文書真實、完整、有效、規范地納入檔案,讓審計檔案真正成為審計人的知識寶庫。三要及時成卷歸檔。審計資料整理歸檔是審計項目的最后一步,也是最關鍵的一環。審計人員要按照“誰實施審計,誰負責立卷歸檔”的原則,及時在審計工作終結后進行整理歸檔,按期移交檔案室,避免審計資料堆積、亂放、丟失,同時要建立電子檔案數據庫,做好備查工作,實現審計資源數字化。
管好、用好審計檔案,對審計工作發展有諸多益處。法務審計部將持續組織審計人員加強學習,熟練掌握審計檔案立卷歸檔的操作方法和技巧,切實提高檔案整理水平,不斷提升審計業務質效。